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及其应用原则-苯丙乳液|杀菌剂|润湿剂_石家庄金星方圆工贸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产品分类
消泡剂
润湿剂
分散剂
杀菌剂
苯丙乳液
钛白粉
纯丙乳液
关于我们

 地址:河北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309号
 联系人:杨经理
 电话:0311-88252313
 手机:18032110333
 邮箱:1787386960@qq.com

  •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 0311-88252313
    18032110333
当前位置:网站主页 > 行业新闻 > 信息内容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及其应用原则

作者:liqiang  阅读:1829次  发表时间:2014-09-03 14:20:21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及其应用原则

一、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

中文通用名称

抗性风险

参考编码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作用类别

苯霜灵

F4

4

A1RNA聚合酶

A:核酸合成

呋霜灵

F4

4

甲霜灵

F4

4

精甲霜灵

F4

4

恶霜灵

F4

4

呋酰胺

F4

4

乙嘧酚磺酸酯

F8

8

A2:腺苷脱氨酶

二甲嘧酚

F8

8

乙嘧酚

F8

8

恶霉灵

F32

32

A3DNA/RNA合成(建议)

辛噻酮

F32

32

喹菌酮

F31

31

A4DNA局部异构酶型II(促旋酶)

苯菌灵

F1

1

B1:微管蛋白组有丝分裂)

B:细胞有丝分裂

多菌灵

F1

1

麦穗宁

F1

1

硫菌灵

F1

1

甲基硫菌灵

F1

1

乙霉威

F10

10

B2:微管蛋白组有丝分裂

苯酰菌胺

F22

22

B3:微管蛋白组有丝分裂

戊菌隆

F22B

22B

B4:细胞分裂(建议)

氟吡菌胺

F43

43

B5:类血影蛋白离域

氟嘧菌胺

F39

39

C1:复合体I酰胺腺嘌呤二核氧化还原酶

C.呼吸作用

麦锈灵

F7

7

C2:复合体II:琥珀酸脱氢酶

氟酰胺

F7

7

灭锈胺

F7

7

氟吡菌酰胺

F7

7

中文通用名称

抗性风险

参考编码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作用类别

甲呋酰胺

F7

7

C2:复合体II:琥珀酸脱氢酶

C.呼吸作用

 

 

 

 

 

 

 

 

 

 

 

 

 

 

 

 

 

 

 

 

 

 

 

 

 

萎锈灵

F7

7

氧化萎锈灵

F7

7

噻氟菌胺

F7

7

Bixafen

F7

7

呋吡菌胺

F7

7

吡唑萘菌胺

F7

7

戊苯吡菌胺

F7

7

吡噻菌胺

F7

7

sedaxane

F7

7

啶酰菌胺

F7

7

嘧菌酯

F11

11

C3:复合体III:细胞色素bc1   Qo 位泛醌醇氧化酶(细胞色素 b基因)

烯肟菌酯

F11

11

啶氧菌酯

F11

11

唑菌酯

F11

11

吡唑醚菌酯

F11

11

唑胺菌酯

F11

11

醚菌酯

F11

11

肟菌酯

F11

11

醚菌胺

F11

11

苯氧菌胺

F11

11

肟醚菌胺

F11

11

恶唑菌酮

F11

11

氟嘧菌酯

F11

11

咪唑菌酮

F11

11

吡菌苯威

F11

11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续表一)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续表二)

中文通用名称

抗性风险

参考编码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作用类别

氰霜唑

F21

21

C4:复合体III:细胞色素bc1  Qi位质体醒还原酶

 C.呼吸作用

 

 

 

 

 

 

 

 

 

 

 

吲唑磺菌胺

F21

21

乐杀螨

F29

29

C5:氧化磷酸化解耦联剂

二硝巴豆酸酯

F29

29

氟啶胺

F29

29

嘧菌腙

F29

29

三苯基乙酸锡

F30

30

C6:ATP合成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三苯锡氯

F30

30

三苯基氢氧化锡

F30

30

硅噻菌胺

F38

38

C7:三磷酸腺苷产生(建议

辛唑嘧菌胺

F45

45

C8:复合体III:细胞色素bc1 Qx(不知)位泛醌还原酶

敌磺钠

F63

C9:辅酶Ⅰ(NAD)和黄酶Ⅰ(FMN)之间的电子传递

嘧菌环胺

F9

9

D1:甲硫氨酸生物合成(建议)(cgs基因)

D: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

嘧菌胺

F9

9

嘧霉胺

F9

9

灭瘟散

F23

23

D2:蛋白质合成

春雷霉素

F24

24

D3:蛋白质合成

链霉素

F25

25

D4:蛋白质合成

土霉素

F41

41

D5:蛋白质合成

噻枯唑及铜、锌盐

F62

D6:氨基酸代谢酯酶

苯氧喹啉

F13

13

E1:信号转换(机制不清楚)

E:信号转换

丙氧喹啉

F13

13

拌种咯

中低

F12

12

E2:渗透信号转换中的磷酸单戊酯蛋白/组氨酸(os-2,HOG1)

咯菌腈

中低

F12

12

乙菌利

F2

2

E3:渗透信号转换中的磷酸单戊酯蛋白/组氨酸(os-1,Daf1)

异菌脲

F2

2

腐霉利

F2

2

乙希菌核利

F2

2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续表三)

中文通用名称

抗性风险

参考编码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作用类别

敌瘟磷

中低

F6

6

F2:磷脂生物合成甲基转移酶

F:类脂类和膜合成

异稻瘟净

中低

F6

6

吡菌磷

中低

F6

6

稻瘟灵

中低

F6

6

地茂散

F14

14

F3:类脂过氧化作用(建议)

氯硝胺

中低

F14

14

五氯硝基苯

中低

F14

14

四氯硝基苯

中低

F14

14

甲基立枯磷

中低

F14

14

土菌灵

中低

F14

14

碘代丙炔基丁基甲胺酸酯

F28

28

F4:脂肪酸细胞膜渗透性(建议)

霜霉威

F28

28

硫菌威

F28

28

烯酰吗啉

F40

40

F5:磷脂生物合成和细胞壁沉积(建议)

氟吗啉

F40

40

苯噻菌胺酯

F40

40

异丙菌胺

F40

40

valifenalate

F40

40

双炔酰菌胺

F40

40

枯草芽孢杆菌

F44

44

F6:病原菌细胞膜微生物破坏

嗪氨灵

F3

3

G1:立体生物合成C14-脱甲基化作用(erg11/cyp51)

 

 

 

 

 

 

 

G:膜的立体生物合成

 

 

 

 

 

 

 

啶斑肟

F3

3

氯苯嘧啶醇

F3

3

氟苯嘧啶醇

F3

3

抑霉唑

F3

3

恶咪唑

F3

3

稻瘟酯

F3

3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续表四)

中文通用名称

抗性风险

参考编码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作用类别

咪鲜胺

F3

3

 G1:立体生物合成C14-脱甲基化作用(erg11/cyp51

 

 

 

 

 

 

 

 

 

 

 

 

 

 

 

 

 

 

 

 

 

 

 

 

 

 

 G:膜的立体生物合成

 

 

 

 

 

 

 

 

 

 

 

 

 

 

 

 

 

 

 

 

 

 

 

 

 

 

氟菌唑

F3

3

氧环唑

F3

3

联苯三唑醇

F3

3

糠菌唑

F3

3

环菌唑

F3

3

苯醚甲环唑

F3

3

烯唑醇

F3

3

氟环唑

F3

3

腈苯唑

F3

3

氟喹唑

F3

3

氟硅唑

F3

3

粉唑醇

F3

3

已唑醇

F3

3

亚胺唑

F3

3

种菌唑

F3

3

叶菌唑

F3

3

腈菌唑

F3

3

戊菌唑

F3

3

丙环唑

F3

3

丙硫菌唑

F3

3

硅氟唑

F3

3

戊唑醇

F3

3

四氟醚唑

F3

3

三唑醇

F3

3

抑芽唑

F3

3

灭菌唑

F3

3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续表五)

中文通用名称

抗性风险

参考编码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作用类别

十二吗啉

F5

5

G2:立体生物合成D14还原酶和D8、D7异构酶(erg24, erg2)

G:膜的立体生物合成

 

 

 

 

 

 

 

 

 

十二环吗啉

F5

5

丁苯吗啉

F5

5

十三吗啉

F5

5

苯锈啶

F5

5

螺环菌胺

F5

5

环酰菌胺

F17

17

G3:3-氧代还原酶,C4脱甲基化作用(erg27)

稗草丹

F18

18

G4:立体生物合成三十烷六烯环氧酶

萘替芬

F18

18

特比萘芬

F18

18

井冈霉素

F26

26

H3:海藻糖酶和肌醇生物合成

H: 葡聚糖合成

多抗霉素

F19

19

H4:几丁质合成酶

四氯苯酞

F16A

16.1

I1:黑色素生物合成还原酶

I:细胞壁黑色素合成

咯喹酮

F16A

16.1

三环唑

F16A

16.1

环丙酰菌胺

F16B

16.2

I2:黑色素生物合成脱氢酶

双氯氰菌胺

F16B

16.2

稻瘟酰胺

F16B

16.2

活化酯

F61P

P

P1:水杨酸途径

P:寄主植物防御诱导

烯丙苯噻唑

F61P

P

P2:未知

噻酰菌胺

F61P

P

P3:未知

异噻菌胺

F61P

P

P3:未知

海藻多糖

F61P

P

P4:未知

霜脲氰

F27

27

未知

 

未知作用机制

 

 

 

 

三乙膦酸铝

F33

33

亚磷酸及盐类

F33

33

咪唑嗪

F35

35

磺菌胺

F36

36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续表六)

中文通用名称

抗性风险

参考

编码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作用类别

哒菌酮

F37

37

未知

 

未知作用机制

 

 

 

 

 

磺菌威

F42

42

噻唑菌胺

F46A

U5

环氟菌胺

F46B

U6

苯菌酮

F47

U8

十二烷基胍醋酸盐

F48

U12

矿物油

F49A

NC

未知

 

未分类

有机油

F49B

NC

重碳酸钾

F51

NC

生物源材料

F52

NC

硫酸铜

F53M

M1

多点触杀活性

 

多点触杀活性

碱式硫酸铜

F53M

M1

氧氯化铜

F53M

M1

氢氧化铜

F53M

M1

氧化亚铜

F53M

M1

氨基酸络合铜

F53M

M1

硫磺

F54M

M2

福美铁

F50M

M3

代森锰锌

F50M

M3

代森锰

F50M

M3

代森联

F50M

M3

丙森锌

F50M

M3

福美双

F50M

M3

代森锌

F50M

M3

福美锌

F50M

M3

克菌丹

F55M

M4

敌菌丹

F55M

M4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续表七)

中文通用名称

抗性风险

参考

编码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作用类别

敌菌丹

F55M

M4

 多点触杀活性

 

 

多点触杀活性

 

 

 

 

 

 

 

 

灭菌丹

F55M

M4

百菌清

F56M

M5

苯氟磺胺

F57M

M6

甲苯氟磺胺

F57M

M6

双胍辛乙酸盐

F58M

M7

双胍辛胺

F58M

M7

敌菌灵

F59M

M8

二氰蒽醌

F60M

M9

二、应用原则 

1.本表系在国际农药工业协会杀菌剂抗药性行动委员会(FRAC)对杀菌剂编码的基础上修改而来,FRAC的编码见表中第4列“FRAC编码”。该编码系根据每种药剂的作用靶标位点不同和药剂类别的不同给予不同的代码。

2.修改后的编码见本表第3列“参考编码”。该编码参考FRAC编码,对所有药剂按照同一的方法给予编码。该编码由药剂种类、作用机制类别码、特殊代码(亚类或特殊类型)等三部分组成。其中,特殊代码中,用A~H之间的字母来表示亚类;J~Z之间的字母则代表特殊类型。

例如:三环唑的编码为F16A,其中“F”代表杀菌剂,“16”是作用类别码,代表第16类(细胞壁黑色素合成),“A”代表为16类中A亚类(黑色素生物合成还原酶)。而环丙酰菌胺的编码为F16B,表明它也是杀菌剂,作用机制为第16类(细胞壁黑色素合成),但是它属于16类中的B亚类(黑色素生物合成脱氢酶)。

代森锰锌的参考编码为F50M,表明它是杀菌剂,作用机制为第50类,特殊代码为M,代表它具有特殊的作用机制(多点触杀活性)。

参考编码中没有特殊代码,则表明该药剂的作用类别中没有亚类或特殊类型,例如甲霜灵的参考代码为F4,表示它为杀菌剂,作用类别编号第4类。

3.凡是代码相同的药剂,不能够混用或者互相之间轮换使用。

4.表中“抗性风险”一栏,给出了各药剂的抗药性风险级别。分为高、中、中低和低四个级别。“未”表示该药剂的抗药性风险未知。该栏的使用原则为:

①抗性风险级别为“高”的药剂之间,不能够混用,可与抗性风险级别为“中”、“中低”、“低”的药剂进行混用。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提倡与参考编码为F50M类的药剂混用。

②抗性风险级别为“高”的药剂,每季作物上使用次数不能超过3次。

③抗性风险级别为“中”和“中低”的药剂之间可以混用,也可以与抗性风险级别为“高”、“低”的药剂混用。该抗性风险“中”和“中低”级别的药剂,每季作物上使用次数也不应超过3次~4次。

④抗性风险级别为“低”的药剂之间,可以混用,也可以与抗性风险级别为“高”、“中”的药剂混用。该抗性风险“低”级别的药剂不限制每季作物上的使用次数。

⑤抗性风险级别为“未”的药剂,其使用原则与抗性风险级别为“中”的药剂相同。

 

 

另:预防作用的可以和治疗作用的混用,以达到延长持效期,增效之目的。